本技术涉及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黄芩素与头孢克肟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技术方案包括关键步骤:S1,称取并准备载体材料;S2,将载体材料放入容器中进行处理;S3,加入黄芩素和头孢克肟,形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旨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MRSA)是一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在医院感染和植入性医疗器械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通常是抗生素。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特别是当细菌形成生物被膜时,传统抗生素的效力显著降低,从而导致疗效减弱、治疗周期延长并增加患者的痛苦。近年来,抗生素治疗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开发新型的、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中药在抗菌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黄芩因其显著的抗菌、抗病毒特性,被认为是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MRSA感染的潜在中药资源。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素,它对多种细菌包括MRSA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不过,由于其水溶性差,黄芩素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纳米技术为药物递送提供了一种革新性的方法,通过将药物加载到纳米级载体制备成纳米递药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纳米递药系统利用其高表面积的特点,能够显著改善疏水性药物如黄芩素的溶解性能,并提高其在体内的吸收率。
本发明通过成功制备的黄芩素-头孢克肟纳米递药系统,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抗MRSA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这不仅解决了黄芩素低水溶性的问题,同时通过纳米技术强化了药物的抗菌活性和临床疗效,为MRSA感染,特别是生物被膜引发的顽固性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