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弹坑修复设备及其施工技术,该设备由两个平行的桁架结构组成,顶部装有多个平行横梁,横梁上覆盖有表面材料,用于快速有效地修复弹坑。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典型航弹爆炸后形成的弹坑尺寸取决于多种因素。根据一些文献和研究,大致的参考范围如下:
对于小到中型的航空炸弹(例如50kg至250kg级别的常规炸弹),如果是在松软的地面上直接触地爆炸,则形成的平均直径可能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
对于更大重量级的航空炸弹(如500kg以上),特别是重型或超重型炸弹,在适宜条件下(比如较为柔软且均匀分布的土层)造成的弹坑可能会达到数十米宽。
爆炸产生的大尺寸弹坑,对机场跑道的战场抢建抢修带来了极大挑战。大尺寸弹坑的填埋需要大量的沙石骨料,这就要求在机场周边必须预先堆积大量沙石或方便就地取料,需要耗费大量物料;填埋后还需要经过压实整备等步骤才能浇注高强速干混凝土,恢复机场跑道功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专利申请CN117966540A公开了一种路面弹坑快速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首先在弹坑底部进行钻孔,然后将伸缩杆底部的紧固件插入对应的钻孔中且通过紧固件将伸缩杆在弹坑的底部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调平装置使得盖板的上端面与路面平齐,然后向弹坑内注满聚氨酯泡沫材料,采用上述方案时,一方面盖板承载能力较低,需要利用聚氨酯泡沫材料共同承载,当用于较大弹坑的修复时,耗费聚氨酯泡沫材料较多,提高了施工成本,而且修复时,需要预先在弹坑底面进行钻孔,钻孔后需要精准的将多个紧固件依次下放入钻孔中,施工难度较大,延长了施工时间,尤其是应用于大尺寸弹坑时,为了保证承载力,伸缩杆数量较多,下放时,很难保证伸缩杆与对应的钻孔位置相对应,因此上述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适用于较大尺寸弹坑的回填修复施工。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