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宏观尺度地震灾害风险图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地震与不可移动文物数据,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步骤。
背景技术
地震自然灾害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防护和保存构成了严峻挑战,特别是地震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威胁着这些文物的安全。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了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文物建筑、古遗址和古墓葬等多个类别,它们不仅数量庞大、类型繁多,而且保存状况也各不相同。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这些文物展现出不同的反应特性和较高的脆弱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为评估不可移动文物的地震灾害风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这一评估过程综合考虑了地震致灾因子——即地震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强度,以及承灾体——也就是不可移动文物的脆弱性。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测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对不可移动文物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综合评估。
现有的不可移动文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多基于某一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在宏观尺度的综合评估较为缺乏,无法全面地考虑不同地区遭受地震灾害影响,也缺乏风险比较的依据,制约了在宏观尺度下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规划政策与战略的制定,影响了风险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自然灾害经济综合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地区自然灾害相关数据;生成该地区风险评估指标;对该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创建风险评估技术报告、自然灾害经济增长和风险等级图以及综合风险评估结果数据库。该方案的缺陷是,并没有针对自然灾害对某种宏观事物造成风险的评估,也缺乏同类的比对,风险评估价值较低。
为此,结合以上需求和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宏观尺度不可移动文物地震灾害风险图构建方法及系统。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