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D构型二苯丙氨酸衍生的拟肽及其药用盐,其结构特征为X代表C、O或S,n为1至6的整数。该拟肽展现出内质网靶向能力,可实现特定生物活性。
背景技术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最大的膜细胞器,负责蛋白质、脂质、磷脂、胆固醇以及寡糖的合成和修饰,同时也是钙离子贮存以及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脱毒的重要场所。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折叠和翻译后修饰的重要中枢。错误折叠的多肽可以从内质网逆转录到细胞质中,在那里它们被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这被称为“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RAD)。与ERAD相比,内质网-溶酶体相关降解途径(ERLAD),也被称为内质网自噬(ER-phagy),为蛋白质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无蛋白酶体的降解途径,对内质网的周转和细胞稳态至关重要。内质网自噬与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研究内质网自噬有助于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此外,通过调节内质网自噬,可能能够干预疾病进程,促进细胞恢复健康状态。
人们在揭示ER-phagy的详细机制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哺乳动物细胞中有多种ER-phagy受体被鉴别出来,例如:FAM134B,SEC62,RTN3L,CCPG1,ATL3和TEX264等。目前,虽然有几种诱导自噬的方法和药物,例如细胞饥饿处理、mTOR抑制(雷帕霉素)、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二硫苏糖醇)和金属药物顺铂等等,但上述所有药物对内质网自噬诱导的特异性有限,也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细胞器的自噬进而缺乏选择性,因此,开发选择性诱导ER-phagy的小分子对于研究独立的ER-phagy的确切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