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介绍了一种马铃薯采后保鲜技术,涉及农产品保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水杨酸溶液处理、愈伤促进、干燥处理和贮藏步骤。具体操作为:马铃薯采收后,首先使用水杨酸溶液对块茎进行浸泡处理,随后吹干,以实现有效保鲜。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马铃薯原材料的供应周期,降低块茎的发芽率、失水率及病害侵染等,通常收获后的马铃薯贮藏于4℃的低温条件。然而,低温贮藏会影响块茎细胞内产生大量的还原糖,也就是低温糖化(Cold-induced sweetening,CIS)现象,这是植物在受到低温胁迫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CIS给马铃薯加工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贮藏期间还原糖大量积累,高温油炸后会发生美拉德(Maillard)反应,大量的还原糖和游离的氨基酸生成黑色的苦味物质和丙烯酰胺。有研究表明还原糖含量越多,油炸时更容易产生丙烯酰胺,且丙烯酰胺的含量和油炸的色泽呈正相关,严重影响到产品的加工品质。更为严重的是丙烯酰胺是潜在的一种神经毒素和致癌物质,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CIS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马铃薯发芽导致其产量损失的问题均使马铃薯加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