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河口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河口丁坝施工过程的模型及其试验方法,该模型包括水槽、水流调节控制端;水槽的前端、后端均设有闸门,其底端设有底坡;水槽中部设有下凹槽,下凹槽中预埋若干个圆柱形支撑架,圆柱形支撑架顶部设有丁坝模型;下凹槽顶部设有地形仪,水槽内下凹槽前侧设有旋桨流速仪、水位传感器;旋桨流速仪、水位传感器、闸门、底坡均分别与水流调节控制端电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考虑河口丁坝施工过程的模型及其试验方法,该模型及其试验方法可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针对在河口往复流的复杂水动力条件下,评估丁坝施工过程中河床的冲淤情况,为临时性丁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背景技术
海塘加固工程采用的围堰干法施工中通常会先行修建垂直岸边的临时性丁坝,再进行纵向围堰施工。一方面可减缓水流对围堰主体的冲刷,保证围堰安全;另一方面丁坝能促进坝后区域淤积,抬高河床以节约围堰施工成本,也可作为纵向围堰的隔堤,加快施工效率。待加固工程结束后围堰即拆除。
目前已有的技术多针对于长时间服役的丁坝工程。对于临时性丁坝工程,丁坝服役时间较短,丁坝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水流、河床泥沙影响的时间尺度效应鲜有研究。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考虑河口丁坝施工过程的模型试验方法。
因此,本领域有待开发出一种考虑河口丁坝施工过程的模型及其试验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丁坝工程模型试验方法无法表征丁坝动态施工过程缺陷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