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秋茄种苗培育的植被混凝土育苗管及其应用方法,该植被混凝土育苗管是由下层的种苗繁育混凝土和上层的种子发芽混凝土先后叠层浇筑在育苗管中而构成,其中,所述种子发芽混凝土是由海泥、水泥、海水和肥料为原料构成,所述种苗繁育混凝土是由海泥、海沙、水泥、海水和肥料为原料构成。该植被混凝土育苗管可直接竖直插植在野外滩涂湿地上进行秋茄的天然种苗培育,可在同一装置内实现种子发芽、种苗繁育和定植应用等三项功能,并可显著提高秋茄天然种苗的培育速率、存活率和保有率。
背景技术
中国红树林广泛分布于东南区域的沿海热带以及亚热带的港湾、河口湾的潮间带,具有防风消浪、促淤造陆、净化水质的作用,是水禽、鱼虾蟹贝重要的栖息地和繁育场所。红树林湿地沉积过程中能够封存大量有机碳,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但目前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损害了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滩涂经济生物产量下降、滩涂人工养殖暴病不断、赤潮灾害严重、台风损失激增、旅游资源减少等一系列生态和经济问题。因此,开展红树林造林工作迫在眉睫。
秋茄,又名水笔仔,为红树科秋茄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具有不甚发达的板状根或支柱根,是中国沿海生态恢复滩涂绿化应用最广的红树植物品种,属演替前中期树种,多分布于红树林群落中外缘。秋茄是我国最耐寒的红树植物,主要分布在浙江温州以南的沿海潮间带,以福建省福鼎市(27°20ʹN)为天然分布北界,以浙江乐清(28°25ʹN)为人工引种北界。秋茄在东南亚热带地区最高可达8~10米,既适于生长在盐度较高的潮间带,也能生长在盐度较低的河口地区。
秋茄属显胎生红树植物,以种子进行有性繁殖。花期5~10月,果实成熟期9~11月,种子胚轴细长,约15~30 cm,重约10 g。成熟的秋茄种子胚轴呈绿色,若未及时采摘,胚轴自然脱落插入泥中,如掉落地的环境条件合适,种子胚轴即可在原地生根发芽,但由于林下荫蔽和土壤营养缺乏,仅有少量幼苗被发现能够生长,密度较大时却又生长不良,无法自然完成世代交替。
传统的红树林造林方法主要有天然种子胚轴造林、天然胎生苗造林和人工容器苗造林等,天然种子胚轴或胎生苗造林均存在幼苗发育慢和种苗成活率低等问题,人工容器苗造林存在种苗移栽过程极易损伤根系导致种植成活率低和林分保有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展秋茄天然种子发芽、种苗快繁和种植新模式尤为必要。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