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铈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六水硝酸铈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促进Ce<supgt;3+</supgt;氧化,搅拌5‑10 min,形成黄色溶液;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尿素,继续搅拌0.5‑4 h,所得溶液于60‑80℃烘箱干燥4‑10 h;步骤3:将干燥后的样品进行研磨,然后放置于马弗炉中,550℃恒温煅烧2‑4 h;步骤4:降至室温后,将所得产物在玛瑙研钵中进行充分研磨,得到粉末状铈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所得铈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酶应用在四环素检测上的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控制,可实现纳米酶的规模化生产。
背景技术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内代谢、疾病诊断与治疗、环境污染物降解以及分析检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天然酶存在易失活,制备过程复杂,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纳米酶是一类新型催化纳米材料,展现出与天然酶相似的催化机理和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具有合成成本低、稳定易储存、催化活性可调、对外部刺激响应灵敏和便于修饰等优点,是天然酶的优良替代品。因此,开发简单、高效、低成本的纳米酶制备方法尤为重要。
在抗生素检测方面,纳米酶为开发新型高灵敏的检测方法开辟了新途径。传统的基于纳米酶检测抗生素的比色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但是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面对极低浓度的抗生素残留时,比色法的颜色变化往往不够明显,难以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求。为了提高抗生素检测的灵敏度,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检测方法,其中荧光分析法因其高灵敏度而备受关注。荧光分析法通过测量物质的荧光强度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其灵敏度比比色法高出数百至数千倍,从而在高度敏感检测任务中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铈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酶的制备方法,旨在通过简单方便、易于控制的方式,实现纳米酶的规模化生产。此外,本发明还利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的荧光特性,通过四环素、TMB与铈掺杂石墨相氮化碳间的竞争相互作用影响TMB的荧光强度,将铈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酶应用在四环素的荧光检测中,该检测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为抗生素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