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包括:脸部模型、鼻饲管、鼻出血管道组件、消化道组件和胸腔部模型;脸部模型上的鼻腔部中具有七个易出血点,鼻出血管道组件分别与七个易出血点相连接;消化道组件具有口腔、咽腔、喉腔、食管和胃部,鼻饲管经鼻腔部插入胃部;胸腔部模型上具有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气管套管、套管芯、开口纱、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气管分别与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支气管和肺部连通,气管套管和套管芯经颈前气管切开造瘘口插入气管内部。本发明能够模拟鼻腔出血的各种状态、鼻饲管插入过程、食管异物堵塞、气管或支气管异物堵塞及气管切开术后的状态,并通过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现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学。
背景技术
当患者及家属面临部分耳鼻喉急症、急诊手术后的家庭护理的时候往往情绪紧张、焦虑,茫然不知所措,比如:鼻出血、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鼻饲喂养、食道异物、气管异物等问题。此时,形象、客观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教会他们护理操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普及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养水平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助于人们学会自我健康管理。通过普及疾病知识,可有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疾病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增强患者对治疗过程的理解,缓解医疗纠纷。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健康防护和保健知识,从而帮助患者的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避免因护理不当引发的一系列恶性事件发生。急症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增强他们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虽然国家支持,培养专业人员开展疾病科普,并且已经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科普上取得一定成效,并利用科技、网络等宣传教育,但是对于耳鼻喉急症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仍然是匮乏的;对于短时间发生的、紧急的病情让茫然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理解不足、护理操作更是不知从何下手;对疾病的恐惧可能导致患者及家属病急乱投医、四处求人以及对耳鼻喉急诊医生不信任。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模拟医用护理的人体上肢模拟装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