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耐久抗渗光伏结构一体化屋面及施工方法,所述一体化屋面包括多个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纵向两侧设有横向排水槽;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横向两侧设有纵向排水槽,所述多个太阳能光伏组件通过多个压块固定在纵向排水槽上;所述多个太阳能光伏组件通过支柱与屋顶的压型波纹钢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使高耐久抗渗光伏结构与屋面结构一体成型,结构整体性能好,解决了可能存在的渗漏隐患;另外,压型波纹钢板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施工过程免模板化,而且柔性轻质的压型波纹钢板可以有效吸收ECC材料的收缩徐变,并降低屋面结构的重量。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建筑物中逐渐兴起配套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系统。现有的光伏发电大部分采用光伏板附着于建筑物表面或顶面,接受阳光照射,以达到光伏发电的作用。目前的做法大多采用在已建好的建筑物表面对光伏板进行二次安装。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减少工期,降低造价,而且安装光伏板基础容易破坏原有建筑物屋面的保温防水构造,雨水极有可能通过钻孔处渗漏至天花板,引起墙壁产生裂纹、屋内漏雨、室内发霉等情况,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能,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近年的房建施工中,建筑物的屋面渗漏是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且防水保修期比较长,一旦发生渗漏,须将屋面各结构层全部挖开,返修工作量巨大,造成大量的材料和人力资源浪费,增加了结构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8310017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屋顶光伏系统及其导水板,包括:沿顺坡向设置的顺坡气楼、若干个光伏子组件和导水结构;导水结构包括沿顺坡向延展的纵向导水板,以及沿第一方向延展的横向导水板,第一方向与顺坡向垂直;光伏子组件的光伏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纵向导水板的第一承托部;横向导水板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光伏板的接触处的下方,且横向导水板与纵向导水板相通;顺坡气楼设置于光伏子组件的旁侧。该实用新型的光伏系统保证了良好的居住环境,降低了用户能耗,进而提高了BIPV用户体验。但该光伏系统与屋面结构分体设计,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