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药物递送和食品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靶向缓释多酚的抗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藜麦多酚提取物;将热分散的高直链玉米淀粉于乙醇溶液中进行退火重结晶获得单螺旋结构抗性玉米淀粉;将单螺旋结构抗性玉米淀粉与藜麦多酚提取物在醇水体系中经自组装得到肠道靶向缓释多酚抗性淀粉。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肠道靶向缓释多酚的抗性淀粉,其特定的淀粉螺旋结构可实现内含物多酚的肠道靶向控释,减少酚类化合物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损失,实现了多酚化合物在肠道消化阶段的精准持续释放,延长了多酚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背景技术
多酚在植物中作为次生代谢产物,是一大类异质植物化学物质的总称,也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生物活性功能,如抗炎、抗肥胖和改善餐后血糖等活性。但是,多酚在摄入后会在胃肠道中发生广泛的化学降解和修饰,从而降低其在小肠和结肠中积聚的完整多酚的最终浓度,生物可利用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对人类健康的益处。因此,提高多酚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以促进其在消化道内发挥生物学特性至关重要。藜麦是一种富含多酚的伪谷物,由于营养成分均衡且较其他植物性食品更有利于人类健康。已有研究表明,藜麦多酚在降低血糖水平和抗糖尿病方面有突出效果,其中尤以有色藜麦的活性更为突出。
现有技术表明,使用食品级封装载体可以改善多酚的生物学功效,玉米淀粉等食品级生物聚合物可用作封装多酚的外部基质。玉米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组成,是最丰富的天然多糖之一,具有安全、价格便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可降解等特性。但天然玉米淀粉的可消化性较高,易被消化酶水解,食用后易导致较高的血糖反应值,并进一步诱导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产生,限制了其在功能性成分包封领域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天然玉米淀粉由于其内部孔径远大于多酚化合物的流体力学体积,多酚化合物通过玉米淀粉封装系统释放时往往存在爆发释放的情况,过快过早的释放会导致短时间内积累过高的多酚化合物,进而导致一系列副反应,并影响其最终效用。基于天然玉米淀粉的结构特性,通过现有技术制备的玉米淀粉–多酚复合物仍存在爆发释放这一缺点。
因此,目前急需提供一种缓释多酚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