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萌动预处理提高芝麻油风味的方法,具体为步骤一、原料清理;步骤二、将芝麻在水中浸泡1‑4 h至水分含量为30‑45%;步骤三、将吸胀后的芝麻籽均匀置于托盘中,芝麻平铺厚度≤1cm,将托盘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30℃,相对湿度设置为60‑100%,培育时间2‑24 h;步骤四、芝麻干燥:将萌动处理后芝麻进行干燥,至水分含量5‑15%;步骤五、将芝麻进行焙烤产香;步骤六、采用物理压榨或石磨水代法提油,过滤去除杂质得到芝麻香油。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芝麻油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制备的芝麻油较传统工艺所制备芝麻油的风味更饱满、香气更浓郁,同时仍保持了较高的得油率。
背景技术
芝麻油是消费者非常喜爱的调味油,常用在火锅、凉拌菜等增加食品风味。具有浓郁风味的芝麻油能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感官享受,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芝麻油加工企业长期致力于不断提升芝麻油的风味品质。
芝麻油是一种典型的热加工风味食品,其浓郁的香气来自高温炒籽工艺。芝麻籽中的风味前体物质主要包括脂肪酸、低聚糖、单糖、氨基酸、寡肽等。前体物质本身不具有风味活性,但经热反应后可形成杂环类、酚类、醛类、酮类等芝麻油的特征香气成分。在传统高温烤籽产香工艺中,实际参与热反应形成芝麻油特征风味的前体物质比重很低,主要包括油料中天然存在的有限量的游离低聚糖、氨基酸、寡肽和脂肪酸等物质。芝麻中富含的大分子的多糖和蛋白质经热裂解也可释放出一部分小分子香气前体,但这种热裂解释放风味前体物质的效率极低。大部分的结构性多糖、蛋白质和油脂在高温炒籽工艺中没有充分热裂解,没有参与芝麻油风味的形成。
在芝麻粕中添加外源性酶(糖化酶、蛋白酶等)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降解芝麻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多糖,释放出更多的小分子风味前体物质,再与精炼芝麻油混合加热产香,得到浓香芝麻油(中国专利CN201510793227.0、CN202210991327.4、CN202211126400.8)。然而,此类外源性酶增香方法不符合国标有关芝麻香油和小磨芝麻香油必须以芝麻籽为原料,经压榨或水代法制备的规定。外源性酶价格昂贵,酶解工艺涉及到籽粒粉碎、酶解液的添加与水的脱除,不能直接应用于现有工艺设备和生产线上,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外源性酶在芝麻油加工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此外,利用外源性酶酶解-热反应产香制备的芝麻油,其风味特性与传统工艺制备的芝麻香油有较大差异,消费者对其风味特性不熟悉,影响了其市场接受度。
芝麻种子中天然存在的内源性酶在萌动过程被激活。现有研究发现,芝麻种子经过萌动处理,其多糖、蛋白和油脂含量降低,生育酚、芝麻酚含量增加,芝麻油的营养价值和氧化稳定性增加,同时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等理化性质均符合国标(中国专利CN202010730581.X,CN201210324157.0)。然而,芝麻原料的萌动预处理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够提高芝麻油风味品质的技术手段尚未被研究和开发。
开发一种无需大规模改变现有芝麻香油和小磨芝麻香油制取工艺和设备、同时能显著提高芝麻油特征风味的新增香方法是必要的。相较于外源性酶的增香作用,芝麻天然的内源性酶在芝麻油增香中的应用更经济可行,能与现有工艺结合,适合在芝麻油企业快速推广与应用。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