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充实度的叶面喷施方法,本发明首次创造性地发现在水稻制种的抽穗杨花期,通过S‑诱抗素、GA3和水杨酸的叶面喷施,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充实度,进而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高效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充实度的叶面喷施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充实度,而且具有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杂交水稻育种这一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即为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种子的充实度一般较低,这会导致种子的发芽率、生长势和产量受到一定影响。种子充实度是指种子内部组织的紧密程度和饱满程度,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水稻种子充实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素,充实度高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大,有利于提高水稻田间成苗质量和群体建成。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充实度的方法。
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种子充实度的方法(申请号:202110205059.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薄壳苦荞充实度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清除前茬作物残留和杂草,使得土表疏松,采用条播的方式,耕沟深10-15 cm,行距32-34 cm,每厢长2-4 m,厢之间开沟排水;(2)施基肥:按240-260 kg/hm2
的用量施加无机肥作为基肥;(3)选种:选择薄壳苦荞品种,去除空粒,破粒,草粒和杂质的种子,选用相对饱满的种子,提前1天晒种;(4)浸种:用27-29℃的清水淘洗种子3次,浸种水量超过种子体积的3倍,浸种过程应换水两次,期间轻轻搓洗,漂去种皮上的黏液,不能损坏种皮;(5)播种:播种时间为春播2月下旬,秋播8月中旬,种子播种量为37-38 kg/hm2
;(6)田间管理:①补苗:出苗情况不理想及时补苗;②中耕除草:薄壳苦荞生长至苗期进行除草;③化学调控:在薄壳苦荞的苗期和开花期进行全株喷施50-250 mg/L的吲哚乙酸,共计喷施2次,喷施时间为晴朗无风天的早上9:30-11:00,以叶片有水滴形成为准;④追肥:在灌浆期追施用量为120-130 kg/hm2
的无机肥;(7)采收:田间80%薄壳苦荞种子成熟时采收。
可见,目前现有技术公开的提高种子充实度的方法涉及播种至收获各个环节,不仅周期长,而且操作繁琐,同时涉及环节的数量较多,大幅度地增加了成本。因此,如何在有效提高种子充实度的同时,减少技术环节和工作量,并降低技术成本仍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