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一种高效降解煤矸石菌株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所述高效降解煤矸石菌株分类命名为水稻节杆菌Arthrobacter oryzae YJ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2157。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C,培养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48h。该高效降解煤矸石菌株能够使煤矸石产生缝隙进而裂解,并将其中的有机质分解为腐殖酸和其他无机物,利用该高效菌株降解煤矸石,既可以解决煤矸石大量堆放造成的环境压力,又可以提升其资源化再利用的应用潜力。
背景技术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大量的煤矸石固体废弃物,大量煤矸石无法消纳,只能就地堆存,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土壤严重退化和植被破坏甚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等问题。目前,煤矸石主要的处理措施有: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物理措施主要是用作路基材料,回填采空区和肥料等;但其中的重金属成分可能会渗出,对土壤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化学措施主要是用作建筑材料,发电和对稀有元素的提取等,同样存在污染和浪费的问题。以上措施难以实现煤矸石固体废弃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采用微生物降解煤矸石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将煤矸石中有机质分解为腐殖酸和其他无机物,不仅有助于减轻煤矸石矸石堆放带来的环境的压力,而且可以通过回收和再利用,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实现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微生物降解煤矸石的方法大多还在理论探索或者实验室阶段,效率不高,缺乏实用价值高的菌株和应用方案。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