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装置抗冲击抗震装配式柱,涉及建筑体立柱防撞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底板、环形承载体、抗震板、抗冲击模块一、抗冲击模块二和带有钢筋笼的混凝土方柱,基础底板套设在混凝土方柱外侧,环形承载体位于基础底板上方,且固定于混凝土方柱的外侧壁上。环形承载体包括预埋板和直角连接组件,预埋板有四个,分别竖向布置在混凝土方柱的四个侧壁上,任意相邻两个预埋板均通过直角连接组件固定相连。抗冲击模块一有四个,分别通过抗震板设在四个预埋板外侧,相邻两个抗冲击模块一的对应端均通过抗冲击模块二固定相连。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装配,易于更换和修复,利用波纹形钢板及POZD弹性体材料相结合,提高了抗震和抗冲击的能力。
背景技术
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采用预制装配化建造方式的建筑、桥梁等得到大力发展及推广,装配式工程结构在其服役期间需要抵御的荷载众多,地震作用是主要考虑的荷载之一。不同场地环境下的建筑可能遭受的冲击荷载形式也有所不同,如山区工程结构包括建筑、桥梁遭遇落石、滚石、泥石流冲击,临路建筑、桥梁遭遇车辆撞击、城市建筑遭遇室内天然气爆炸等。尤其考虑山区环境下发生地震后容易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致使震损工程结构遭受冲击荷载。在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重要建筑、桥梁,当作为重要承重构件的装配式框架柱、桥墩柱遭受突发冲击荷载时,将面临构件失效后结构倒塌风险,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柱体和桥墩柱上安装防护装置显得尤其重要。
不仅建筑、桥梁需要抗冲击的防护装置,对于陆上、海上风机柱、海洋平台也需要抗冲击的防护装置,陆上风机柱会受到风荷载、地震冲击、外物撞击,海上风机柱会受到海冰冲击、船舶碰撞、风荷载冲击、地震冲击、海洋生物附着体的冲击,海洋平台会受到海冰、船舶、地震冲击。陆上、海上风机柱、海洋平台可以采用装配式柱,这些柱体在工厂预制完成后,通过大型运输车辆运至现场,利用起重机进行快速安装,其连接部位经过特殊设计,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后期维护中也更加方便。
防护装置已经开始在桥梁、风机柱上应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8911082A)公开一种水面桥梁墩柱防撞装置,包括,包括多组防撞单元,多组防撞单元套设在墩柱上并对墩柱起保护作用,多组防撞单元竖向排列;所述防撞单元包括套装在墩柱上的支撑套,支撑套外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上均转动设置有防撞板,支撑套上设置有同步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同步结构用于使多个支撑板同步运动,缓冲结构用于对多个支撑板起到缓冲效果。现有的防护装置为环状结构且整体套装在桥梁墩柱的外部,采用机械结构实现缓冲防撞,吸能效果差,在出现机械故障的情况下难以达到缓冲目的,易导致墩柱受损,制造成本高,另外,防护装置受到撞击损坏后需要整体更换,存在更换成本高,难于拆卸安装,无法实现快速更换等缺陷。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