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通过嫁接杂交育种得到的苹果新种质的扩繁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苹果果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来源于苹果的接穗制备嫁接苗,收获由所述嫁接苗的接穗长出的枝条上的果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苹果的扩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来源于苹果的枝段作为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得到嫁接苗。所述苹果为苹果(Malus pumila)Cui Xiang,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46277。本发明的发明人利用风味香浓的‘红玉’与‘美乐’苹果嫁接苗,结合不定芽诱导技术,实现了嫁接体间的基因渗透与重组,获得了果实香味浓郁、晚熟、耐贮、早果性、丰产性和抗病性强的苹果新品种。
背景技术
树立大食物观,确保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端牢中国果盘子,培育重要落叶果树优质、晚熟、耐贮产业主栽品种及特色多样化品种,建立不依赖进口的自育、自产、自销优质水果内循环,满足14亿国人优质水果的周年供应需求,助力健康中国,推动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生态安全,是国家重大需求。
苹果是我国落叶果树的第一大树种,面积、产量均占全世界的50%以上,年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也是保障优质水果周年供应的大宗果品。但目前我国苹果产业70%以上是红富士芽变品种,存在如下三个问题:①单一化和同质化问题突出,影响果农持续增收;②红富士类苹果品种晚熟、耐贮的特性非常突出,但以甜味为主,香味不浓;③红富士类苹果成花难、结果晚,是比较难管的品种,不利于发展规模化现代栽培模式。因此,我国苹果产业品种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选育果实香味浓郁、晚熟、耐贮、易成花、早果丰产、好管的苹果新品种。
选择合适的育种途径是实现育种目标的关键。目前,采用的果树常规育种途径主要有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杂交育种是根据产业的品种需求确定育种目标,进行亲本选择与选配,通过有性杂交及其基因的分离、组合、互作与修饰,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符合育种目标、杂种优势强的新品种,一次杂交改良几乎所有性状。芽变选种(自然突变)是针对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个别性状存在的问题,利用体细胞自然突变及其表观遗传对个别性状进行持续多次改良,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
当前的育种目标是在保留红富士类苹果品种晚熟和耐贮特性的同时,对香味不浓及成花难、结果晚等部分性状进行改良。因此,研究开辟新的育种途径对于实现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