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构建厚沃耕层的玉米秸秆深还田方法及应用,涉及土壤耕作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耕地开沟:秋季玉米收获后,开沟,沟的深度为40cm~60cm,宽度为20cm~40cm;秸秆还田:向沟中施加秸秆,向秸秆中加入尿素,调节秸秆碳氮比为20~30:1;所述秸秆的施入量为6000kg·hm<supgt;‑2</supgt;~18000kg·hm<supgt;‑2</supgt;;土壤回填:将开沟时挖出的土壤回归原位,沉淀夯实;玉米栽种:第二年春天播种玉米;循环:秋季收获后,避开前一年开沟位置,重复S1~S4步骤,即完成米秸秆深还田和构建厚沃耕层。本发明增加了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厚度,可用于全面构建深厚、肥沃的旱地土壤耕作层,促进作物产量增加。
背景技术
对于旱作玉米来说,收获大量的籽粒产量即意味着也要收割更多的玉米秸秆,大量的秸秆作为农业固废不仅难以消减,而且处理难、运输成本高。因此,如果能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将产量过剩的秸秆投入到土地肥沃耕层构建中,将不仅解决土壤肥力流失的问题,还将促进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秸秆利用方面,有很多将秸秆作为能源加以利用的措施,但在大多数地方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得以实现。秸秆还田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利用方法,不但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而且可以减少由于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改良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秸秆还田技术只能将秸秆归还于土壤表面或0cm~20cm的耕层位置,存在耕层浅的问题,会造成耕地表层土壤疏松透气,不利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保水保肥,影响春季播种机的机械化操作,还会延长出苗时间、影响出苗率,在实践和推广上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其他深层土壤培肥方式不能直接将有机物添加到土壤深部,需要通过打破犁底层的方式疏松土壤,却无法培肥深层土壤使之肥沃。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