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25-02-24 21:15
No.1343692743486218240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申请涉及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包括改性淀粉颗粒和若干硅基材料颗粒,硅基材料颗粒至少嵌设在改性淀粉颗粒中,改性淀粉颗粒包括碳纳米材料和淀粉,且碳纳米材料与淀粉通过含氧官能团键合连接。含氧官能团键合连接限制了淀粉分子的自由移动,抑制了淀粉发泡。因此,本申请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制得硅碳复合材料中的硅颗粒周围的碳壁厚度均匀。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再与淀粉混合、与硅基材料颗粒混合,最后进行造粒处理,使改性碳纳米材料与淀粉中的含氧官能团形成键合连接。该前驱体用于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导电性、容量、稳定性等综合性能。
背景技术
现有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常以碳材料作为主体,然而碳材料的容量低,因而进一步有研究将高容量的硅基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然而硅基材料的导电性差,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会迅速膨胀,会导致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进一步有研究将硅基材料和多孔的碳基材料结合作为硅碳复合材料,通过多孔的碳材料容纳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并设计合理的比例,得到稳定性好、导电良好、容量高的硅碳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是将含碳原料和含硅原料制得前驱体,再经碳化处理得到硅碳复合材料。现有一种方法是将淀粉作为含碳原料与含硅原料配制成混合溶液,再经干燥造粒处理,得到硅基材料嵌设在碳基材料中的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碳化处理制得硅碳复合材料。然而这样的前驱体在碳化处理时,由于碳化处理的温度往往高于200℃,这样的高温会使淀粉软化,同时在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作用下,形成鼓泡,即淀粉的发泡现象,在这些气体影响下,淀粉分子会自由移动,最后得到的多孔碳颗粒基体中,硅颗粒嵌设在孔隙里,但各个硅颗粒周边的碳层薄厚不一,无法保持原本形貌,其中碳层过薄处无法对硅材料形成良好的碳包覆,而碳层过厚处会导致内部的硅材料无法发挥容量。此外,淀粉分子的自由移动会导致淀粉与硅材料分离,导致淀粉没有容纳住硅材料,进一步影响多孔碳吸附容纳硅材料的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淀粉发泡现象导致淀粉与硅基材料制得硅碳复合材料性能不佳的技术方案。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卢周广  林泽炜  李英芝  吴枫
技术所属: 南方科技大学
相关技术
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氘代咔唑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层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 氘代咔唑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层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
一种钠离子电池磷酸钛锰钠正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 一种钠离子电池磷酸钛锰钠正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
一类吲哚并吲哚喹喔啉并吩嗪MR-TADF蓝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一类吲哚并吲哚喹喔啉并吩嗪MR-TADF蓝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一种以磷酸铁锂废粉制备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一种以磷酸铁锂废粉制备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一种利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纳米Beta分子筛的方法 一种利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纳米Beta分子筛的方法
一种竖直纳米晶/非晶三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竖直纳米晶/非晶三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碱溶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碱溶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用于负性光刻胶的MIL-101-丙烯酸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负性光刻胶的MIL-101-丙烯酸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压缩回收装置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压缩回收装置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