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重症患者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该急诊重症患者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包括底板、按压机构左推板和右推板,还包括:检测部,用于在左推板或右推板与患者身体接触时,检测左推板或右推板所受实时压力;驱动机构,同步驱动左推板向右运动以及驱动右推板向左运动,当左推板和右推板所受实时压力均不为零时,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左推板和右推板上均设有通孔,患者的左手臂穿过左推板上的通孔后,左推板上的通孔对患者的左肩部进行定位,右推板上的通孔对患者的右肩部进行定位。本发明的急诊重症患者心肺复苏按压装置,能够保证患者心肺复苏时,按压位置的准确性,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并防止患者肋骨受伤。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急救措施,通过心肺复苏能够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搏骤停如果不能在4~6min内得到有效的抢救复苏,会对患者的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处理方法不同,如果患者是由于无脉性室速或心室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需要先进行AED电击除颤,以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患者恢复正常心跳,然后还应连续进行胸外按压,才能提高患者的复苏概率。如果患者是由于溺水、窒息等导致的心脏骤停,则应直接进行胸外按压,对于这类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AED没有作用。由此可见,胸外按压是进行心肺复苏必不可少的手段,胸外按压需要持续对患者的胸腔施加往复的挤压力,这一过程非常消耗操作者的体力,借助心肺复苏按压装置,能够大大节省操作者的体力。但是这类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在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前,需要调整按压位置,非医疗人员在使用上述装置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时,很难保证按压位置的精准性,导致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有限,按压位置不准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肋骨受伤。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3768775B,具体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按压装置,其主动轮带动皮带旋转,皮带带动从动轮旋转,螺杆随从动轮旋转,螺杆旋转会沿支撑杆向下移动,螺杆会带动壳体向下移动,竖杆随壳体向下移动,竖杆下端的按压块随竖杆向儿童患者靠近,以对儿童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其在使用前,需要人为调整壳体的弧形面,以将调整后的壳体弧形面扣在需要心肺复苏按压的儿童患者身上,以使壳体内的按压块置于按压位置的正上方。由于不同儿童的体型不同,患儿身体上的按压位置相对于壳体的初始位置不同,因此,壳体的调整距离不同,通过人为调整壳体的位置,难以保证在对不同的患儿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时,按压块最终按压位置的准确性;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0393663B,其具体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装置,其通过凸轮转动带动竖杆向下移动,竖杆向下移动使得压迫第一楔形块向下移动,第一楔形块经压杆使得按压块向下按压人体,以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由其说明书中公开的使用方法可知,其在使用时,先要将患者平置于地面,然后将该装置置于患者上方,且使得按压块置于患者身体的合适位置,通过第一楔形块驱动按压块对患者的胸外进行按压,其在使用时,还是要先人为调整按压块的按压位置,同样存在上述难以确保按压块按压位置准确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