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首先通过群体选育获得壳色纯正、生长快的福建牡蛎壳黑和壳金二倍体品系,然后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的二倍体福建牡蛎新品系。其次,通过群体选育和家系选育的方式获得生长快、遗传多样性高、四倍体倍率高且稳定的四倍体福建牡蛎壳黑改良品系。最后,利用上述获得的二倍体福建牡蛎新品系作为母本和四倍体福建牡蛎壳黑改良品系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速生高存活率三倍体福建牡蛎改良品系,在保持福建牡蛎耐高温特性的同时,又具有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优良特性,适合在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牡蛎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23年,牡蛎养殖总产量为667.12万吨,占全国海水养殖贝类总产量的40.5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4)。近年来,多倍体育种技术备受关注。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牡蛎表现出生长快速、繁殖力低、规格大等优势。此外,三倍体牡蛎因其不育性在夏季时仍可正常供应市场,满足消费需求。
由于三倍体无法产生可存活的后代,因此,在对三倍体进行遗传改良时,常通过改良二倍体或者四倍体亲本,再通过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的方式结合双亲优良性状,以实现对三倍体进行遗传改良的目的。这已经在三倍体长牡蛎和三倍体美洲牡蛎中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养殖产量最高的贝类,福建牡蛎在我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地区被广泛养殖。2022年年产量约241.5万吨,占全国养殖牡蛎总产量的3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3)。然而,二倍体福建牡蛎存在个体小、繁殖周期长等缺陷。近年来,尽管三倍体福建牡蛎已经在产业上被广泛应用。但养殖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法培育的三倍体福建牡蛎生长缓慢、死亡率高。因此,迫切需要对传统三倍体福建牡蛎进行遗传改良,以满足产业需求。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