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水力自控的阻尼泄砂翻板闸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槽状的主体(1),在主体(1),在主体(1)一端端部向上延伸出挡堰(2),在主体(1)内壁上设有翻转闸板(3),翻转闸板(3)与挡堰(2)对应配合,翻转闸板(3)、挡堰(2)与主体(1)之间形成注水区(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阻尼泄砂翻板闸门采用水力自控的方式进行泄水,由于阻尼的存在,无论水位缓慢上升还是陡然增加,闸门均能平稳且无震动地顺利翻转,使得闸门避免突然翻倒、频繁摆动和拍打现象,减轻工程结构的整体振动,避免闸门破坏;同时,在低水位、低流速淤积的泥沙、水草等杂物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流出。
背景技术
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是国内较常见的一种闸门,具有蓄水及泄洪功能,在上下游水压力、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运行,当闸前水位升高到设计高度时,闸门开启泄水,当闸前水位下降到一定位置时,闸门自行关闭挡水。水力自控翻板闸门结构简单,维护和消能等的投资少,运行可靠性高,具有较大的泄流能力和较低的壅水。基于上述优点,翻板闸门被广泛运用于溢洪道、水电站和景观工程等各种中小型水利工程。尤其在洪水来势猛,管理操作不便的山区低水头闸坝工程中,其优点与橡胶坝、重力坝等同规模闸坝相比更为突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山区河道坡降大,水流速度快,洪水流量大且携带大量泥沙和漂浮物。山区河流中运行的闸坝工程,在大流量期间的任务不仅是泄洪,更重要的是将洪水携带的泥沙及小流量期间闸前淤积的泥沙冲泄至闸后下游及更远的河道。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开启运行后,闸门上下同时过流,有利于漂浮物及推移质泥沙下泄。
目前常见的水力自控翻板闸门适于在山区河流中应用,但其在山区河流运行时,仍面临一些工程问题,如闸门未开启前处于挡水状态,以至闸前水位抬高,含沙水流在闸门的阻挡下流速减小,挟沙力降低,从而沉积在闸前底部。泥沙淤积后将对翻板闸产生有害的影响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