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减盐复合凝聚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鱼油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为第一层壁材,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第二层壁材,逐层包埋。本发明还公开了减盐复合凝聚鱼油微胶囊及应用,本发明通过两层不同的壁材对芯材进行包覆,不仅具有稳定芯材和改善芯材包封率的功效,避免了由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的乳化形式单一导致包埋不均匀的问题,还能增强低盐蛋白凝胶(0.2 M)功能性质和咸味感知,咸味值提升了28.38%,达到了0.33 M盐度水平。本发明通过复合大豆分离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鱼油微胶囊,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实现低盐蛋白凝胶咸味的增强,同时改善了低盐蛋白凝胶的机械强度。
背景技术
调节味觉物质在食物基质中的空间分布可以引发味觉受体细胞的间歇性刺激,降低受体对咸味刺激的适应性,可以在不降低味道和其它感官特性的情况下减少盐的添加量,并增强咸味感知。在食品基质中,各组分(如蛋白和多糖)与钠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削弱咸味感知,因此,减少半固态凝胶食品中的盐含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不同盐含量和厚度的薄片交替组合可以制备出盐分分布不均匀的半固态凝胶食品,而在低盐凝胶食品的大规模生产中实施这项技术具有局限性。
具有特定结构的胶体分散体系被广泛用于功能成分的转移和释放。阿拉伯树胶/大豆分离蛋白凝聚物的不均匀分布增强了豌豆淀粉基凝胶的咸味感知。因此,蛋白和多糖的静电凝聚可以在减少钠盐摄入的同时增强咸味感知,实现钠在基质中的不均匀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咸味感知的差异也可能与油相的增加有关,以此改善钠盐与唾液的混合并加速盐向味蕾的传输。例如,以麦芽糊精-壳聚糖为壁材的鱼油微胶囊显著增强肉制品的咸味感知。然而,钠的释放速度与咸味感知之间并无直接联系。因此,较高的钠释放水平并不一定会增加咸味感知,通过调整微胶囊壁材配方以及工艺直接增强咸味感知仍然具有挑战性。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