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蒙花苷靶向缓释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基体,以聚乙烯醇为交联剂,通过基体和交联剂交联接枝形成包覆载药微球;然后以壳聚糖为保护剂,将壳聚糖和包覆载药微球交联接枝形成双重包裹的复合载药微球,其中,复合载药微球中的壳聚糖为壳,包覆载药微球为核,即得到蒙花苷靶向缓释纳米载药体系。本发明通过双靶点设计,增强了对角膜和泪腺的靶向性,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率,实现了对蒙花苷的稳定释放和持续释放,克服了药物释放不稳定的问题;且靶向缓释纳米载药体系通过结合蒙花苷的抗炎活性和线粒体保护功能,减少了对眼部的副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背景技术
干眼病(Dry Eye Disease,DED)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特点是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灼热、异物感等症状。干眼病的发生与眼部炎症、角膜上皮损伤以及眼部不适感密切相关。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泪液、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本解决病因,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
蒙花苷(Linarin,LA)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对线粒体损伤和炎症反应有潜在的治疗效果。然而,蒙花苷的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差,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s)在药物传递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些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实现靶向治疗。常见的纳米颗粒载体包括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纳米颗粒和其他生物降解性聚合物。然而,这些载体体系在处理特定疾病仍存在靶向性不足、药物释放控制困难和副作用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