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株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plantarum)DACN128,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337,其具有显著的抑制致病马拉色菌的作用,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脂溢性皮炎、特征性皮炎和银屑病等马拉色菌过度繁殖所导致的皮肤疾病,不仅扩大了植物乳植杆菌DACN128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利用价值,而且给制备去屑和治疗真菌感染性皮肤炎症相关日常洗化产品的制备带来了新的思路。
背景技术
目前,真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逐步出现耐药趋势,因此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价值。马拉色菌(Malassezia)是嗜脂性的条件致病菌,常寄生于人体皮脂腺丰富部位。在某些易感因素作用下,马拉色菌大量增殖可引起花斑癣、马拉色菌性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寻常痤疮、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研究发现马拉色菌会分泌脂肪酶和磷脂酶,这两种酶水解人体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饱和脂肪酸,维持马拉色菌繁殖,还会释放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当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大量渗透进入角质层后,会引起角质细胞异常分化,同时还能诱导角质细胞产生IL-1β,IL-6,IL-8等促炎症因子,引起表皮屏障受损产生头屑,严重时还会引起各类皮肤炎症。马拉色菌引起皮肤疾病相关研究涉及最多的马拉色菌包括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furfur)、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globosa)、限制性马拉色菌(Malassezia restricta)。
在临床治疗和日化产品中最常使用的抗菌剂分别是酮康唑和吡啶硫酮锌。但是目前这两种药物都存在临床疗效不可预测、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吡啶硫酮锌还被证明具有致癌和致畸的毒性,对环境和动物存在潜在危害,已经被欧盟禁用于化妆品。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利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但也存在着易挥发和对皮肤有刺激性等弊端。所以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天然药物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真菌化学药物已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乳酸菌(LAB)是使用碳水化合物生产乳酸作为主要发酵产物的细菌,存在于脊椎动物肠道和各类发酵产品种,以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代表,在体内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稳定、改善胃肠道消化的功能,还能促进钙镁和维生素等的吸收。大部分乳酸菌如植物乳植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发酵粘液乳杆菌等被证明具有健康益处,作为益生菌被应用于食品和营养品行业。乳酸菌能产生多种抗菌化合物,如细菌素、过氧化氢和小分子酸。细菌素是核糖体合成的抗微生物肽,可抑制或杀死与产生的细菌素密切相关或非相关的细菌菌株,而不会因自卫蛋白的存在而对细菌本身造成任何伤害。近年来已有实验研究证明了外用或口服益生菌,如乳酸菌属,可以通过抑制糠秕马拉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皮肤病原体在皮肤表面的定殖来改善皮肤健康。为开发用于替代抗菌剂的创新益生菌菌株和防治各类皮肤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筛选能够有效抑制糠秕马拉色菌的乳酸菌菌株,对于开发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功能保健制品和药品、丰富发酵产品种类和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