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死亡结构域蛋白及其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分析确定死亡结构域蛋白Daxx在调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siRNA对Daxx进行RNA干扰,实现了利用Daxx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行性,为Daxx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补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相关疾病,其特征是大中动脉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世界范围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中风等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此基础上的血栓形成为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多个过程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胞浆中脂质过多的积累将导致巨噬细胞转化为破坏性泡沫细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和血栓形成。因此研究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证据表明,某些特定的基因和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死亡相关蛋白Daxx(Death-domainassociated protein)的发现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潜在作用,为该疾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Daxx最初被识别为一种参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蛋白质,其功能多样,包括调控细胞凋亡、炎症反应、DNA修复及基因转录等多个生物学过程。自1994年首次被发现以来,Daxx蛋白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背景下,Daxx被发现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病变的进展。一方面,Daxx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生存与凋亡,进而影响斑块的稳定性和炎症状态。另一方面,Daxx参与了脂质代谢的调控,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的摄取和外排,间接促进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此外,Daxx还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如此,Daxx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确切作用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深入研究Daxx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对于理解疾病发展过程、开发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