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一种提升大麦麸皮呈香物质含量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菌剂由植物乳植杆菌dy‑1和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Pro208按活菌数比5:2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植物乳植杆菌dy‑1,保藏编号为CGMCC No.6016;所述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Pro208,保藏编号为GDMCC 64830。本复合菌剂能够在大麦麸皮体系中生长,显著提升大麦麸皮的香气、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关键呈香物质乙酸丁酯的含量;复合菌剂可利用丙酮酸脱氢酶和酯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酸丁酯;此外,所得复合菌剂可用于制备发酵大麦麸皮饮料并显著提升其香气,在食品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大麦(Hordeum vulgare L.)属于全谷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麦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降糖降脂等作用。由于风味不佳、可食性差等问题,大麦产品尚未被大众普遍接受。基于食品加工新技术提升大麦产品风味,对于促进大麦在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乳酸菌和酵母菌常见于发酵食品。它们通过利用自生的功能酶,将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产生芳香酯、醇、醛等令人愉悦的芳香物质,从而提升食品的香气和口味。直投式发酵具有绿色高效、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改善谷物风味的有效方式。相比单一菌种发酵,使用复合菌剂能够赋予食品更佳的风味。同时,特定菌种的在发酵过程中的缺陷可以得到互补。现有大麦发酵多依赖单菌种进行,风味改善效果往往不显著。此外,也有研究将多菌种用于大麦发酵,但依然受限于风味物质产生途径不清晰、菌株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大麦麸皮是大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其主要为大麦最外层的表皮成分,具有具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和多酚含量。现有大麦麸皮存在酸味明显、香气不显著的问题。将菌种构成明确,代谢途径互补的复合菌剂用于发酵大麦麸皮,有利于实现特性香气成分的靶向提升。
此外,申请人前期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261606.6,公开一种植物乳植杆菌dy-1(保藏编号为CGMCCNo.6016),其大麦发酵产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其免疫力的功能。但此前,关于其对大麦产品风味提升的研究甚少。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