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光板固定装置及显示设备,导光板固定装置包括背板、导光板和至少两个胶垫,背板设有容纳槽以及贯穿设于容纳槽底壁上的出光通道;两个胶垫均安装于容纳槽内,胶垫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一部分一体成型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硬度大于第二部分的硬度;导光板位于容纳槽内并覆盖于出光通道,导光板呈对角设置的两个边角分别与两胶垫的第一部分相卡接,以用于限制导光板沿竖向方向移动,导光板的左右两侧端分别与两胶垫的第二部分相对应设置,以用于限制导光板沿横向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胶垫在生产时,可以使用一个硫化模模具进行注塑,所需要开的硫化模数量少,成本低,可以减少模具成本,且在组装的过程中,各胶垫可以互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阴极萤光灯管)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 bar)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GP,Light Guide Plate)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直下式背光有亮度高,色域广等优点,但是机身较厚,比较笨重,侧入式背光亮度低,但是机身薄,轻巧美观,满足基本日常观影需求。但随着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市场对背光的亮度和轻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兼容轻,薄的同时,需要更高的亮度及色域,为了满足此类市场需求,需要在侧入式背光天地侧同时入光。为防止间隙过大过小导致光学均匀性差异及灯影的出现,需要保证导光板与LED灯珠之间间隙恒定,考虑到导光板需要膨胀间隙及组装间隙,在模组正常竖立时,导光板自重会向下移动,导致上侧间隙过大,出现上下光学亮度等问题的不一致性;其次在导光板膨胀过程中,会出现左右不对称等现象,导致左右画面及亮度出现差异性。市场对于高亮度、轻薄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上下、左右均匀性及亮度差异的不良率高,是轻薄、高亮度侧入式模组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需要多个不同硬度的硅胶垫进行限位。
如下图1所示,导光板10置于背板20的容纳槽21内,由于容纳槽21的内部空间较小,针对导光板10由于自重而造成的上下移动,避免天侧出现光学灯影,需要在导光板10的四个边角分别追加一个硬度较高的异形硅胶垫30进行辅助限位,由于贴附在灯条40附近,底部空间较小,需要另做异形硅胶垫30去支撑,导光板10受热膨胀后,为了防止导光板10发生不对称的左右偏移,左右最少需要追加四个软一点的异形硅胶垫30进行辅助限位,上述各异形硅胶垫30需要开多个硫化模来对应,成本较高,且在组装中,作业员会出现混合使用的问题,极大的增加了风险和成本。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