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PM<subgt;2.5</subgt;的青冈枝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采集废弃青冈枝叶清洗烘干,置于沸水中蒸煮,捞出后再采用草酸联合乙酸乙酯浸泡处理,完成改性,改性后的青冈枝叶冲洗至中性,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最后粉碎过40‑60目筛,即得。经单因素试验探究改性青冈枝叶对PM<subgt;2.5</subgt;吸附在青冈枝叶残渣粒径40‑60目,加入量5g,温度29℃,初始浓度500μg/m<supgt;3</supgt;,时间110min,吸附条件最佳。青冈枝叶吸附剂对PM<subgt;2.5</subgt;的吸附为不均匀表面、分子层位点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的自发吸附反应。改性青冈枝叶微观形态有明显变化,褶皱疏松多孔的结构、羟基等基团等利于吸附的进行。改性青冈枝叶对PM<subgt;2.5</subgt;吸附效果极显著地优于其他材料,经解吸循环仍对PM<subgt;2.5</subgt;具有一定吸附效果。
背景技术
青冈,学名为Cyclobalanopsis glauca Oerst.,乔木,单叶互生,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cm-14cm,在我国通常生长在海拔2600m以下的山坡和沟谷,比较耐荫,喜温暖多雨气候,喜钙质土和酸性土壤,在石灰岩山地常见,成年树种可高达20m,其树体高大,树姿雄伟,可作庭荫树、风景树和造林树种应用。藏东南林芝地区林木资源丰富,林地面积为2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09%,建年来该地区每年采伐量达45万m3
,由于林场的生产工艺条件十分落后等原因,林木废弃物数量惊人,据统计该地区长期以来未有效地处理的森林废弃物占总砍伐量40%左右。每年林木废弃物总量不低于36万m3
。
PM2.5
(Particulate Matter)即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
粒径小,比面积大,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而且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国内外对青冈树叶吸附性能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青冈树叶吸附不同污染物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仍需深入研究;同时,青冈树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未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青冈树叶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吸附剂,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可以期待更多关于青冈树叶吸附性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其在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因此,本发明以青冈树落叶废弃物为原料,探索制备可高效净化PM2.5
的生物吸附剂,合理开发利用西藏青冈,为开发高效、环保的空气净化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解决当前的空气污染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