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抗菌织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织物抗菌的芳香植物精油乳液制备方法。上述用于织物抗菌的芳香植物精油乳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液晶乳化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液体油脂混合,60‑90℃水浴加热混合均匀得到油相;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均匀,60‑90℃水浴加热,得到水相;调节水浴温度至60‑90℃,将油相倒入水相,高速剪切均质混合1‑5min,剪切速度为4000‑10000r/min,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置于25‑35℃水浴环境中搅拌1‑3min,加入芳香植物精油继续搅拌10‑20min。本发明所用芳香植物精油液晶乳液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具有更好的粘附性。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它们处于空气、水等媒介中,而与人直接接触的纺织品因重复使用使其成为致病微生物的载体。棉、麻、丝、皮革等衣物在贴身穿着、或潮湿阴暗环境久置等使用环境导致衣物易产生异味、滋生大量细菌,从而影响纺织品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在绿色消费观念和健康理念的驱动下,人们对织物的抗菌需求与日俱增。
使用抗菌性织物整理剂对织物表面进行功能整理,是一种安全、便捷、实用的衣物护理及保障身体健康的方式。常见的后整理法主要有表面涂层法(通过表面涂覆抗菌剂获得抗菌织物)、浸轧法(将抗菌剂溶于黏合剂中,使抗菌剂牢固吸附于织物上)、接枝法(通过物理、化学接枝的方式将抗菌剂整理到织物上)和微胶囊法(将抗菌剂包裹在微胶囊内通过黏合剂整理在织物表面)。
然而,上述技术存在抗菌活性成分释放快、易脱落、织物整理后吸水性透气性差、手感及色泽改变等问题;且涉及使用化学合成的抗菌物质及大量助剂添加,不仅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性能,而且有潜在的生物毒性及环境污染风险。因此,亟须研发一种兼具安全、绿色、长效、广谱抗菌、对织物品质无影响的织物抗菌整理剂。
植物精油是从植物果实、叶片、花和种子等不同部位提取出的具有特殊香味和抗菌效果的浓缩液体。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抗菌剂相比,植物精油具有绿色安全无毒、增香除异味、广谱抗菌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清洁消毒等多种场景,并已有文献报道将植物精油用于功能性纺织品的制备。然而,提高精油在水中的分散性,减缓其挥发,延长持效期是精油产品需攻克的技术壁垒。
多重乳液独特的“两相三膜”结构可对其包封的易挥发植物精油起到隔离、保护、缓释等效果。同时,液晶乳液由于其独特的水包液晶包油(O/LC/W)结构能够将植物精油等脂溶性物质包封于油芯及油层内,彼此间隔的水层和油层可兼容多种抗菌功效组分,增强抗菌性能。与常规O/W乳液比较,其独特的多层限域结构使乳液热力学稳定性明显提高,且能通过多层屏障实现活性物质的长效缓释。此外,液晶乳液所使用的乳化剂通常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如:磷脂、烷基糖苷),在保证安全无毒的基础上,不影响织物表面吸水透气性、洁净度和柔软度,并能够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方便在水中稀释使用,水洗后织物表面无污渍残留。
基于此,将包封芳香植物精油的多重液晶乳液应用于织物抗菌,可有效解决上述抗菌整理剂存在的诸多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