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手性光光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驱动的手性光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单元和偏振件,发光单元包括供能组件和发光层,发光层在获得能量后释放光子发光,供能组件由电能驱动并为发光层内的电子提供能量;偏振件将发光层发出的光偏振为手性光,发光层的发光波长与偏振件的手性峰相匹配;所述偏振件存在手性最强区域,所述发光层释放的光子仅从手性最强区域逸出,从而得到了一个能够以简单结构发出手性光的发光装置,解决了由于发光原理和使用材料局限导致手性光光源无法集成化、小型化的问题。
背景技术
手性光源又叫圆偏振光源,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产生手性光的方法存在许多缺点,比如当通过偏振片和波片产生手性光时,需要在光路中添加其他器件,受这些器件尺寸的影响,以该种原理发出手性光的光源设备难以小型化、集成化;
由于该类手性光光源发光原理的需要,设备的相应位置需要利用复杂的电磁仿真和算法优化来进行超表面处理,但由于超表面的结构单元长度通常需要达到亚波长级别的尺度,任何的加工误差都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因而导致光源设备的加工难度大;同时由于该类设备金属结构的超表面存在金属电子与光波的相互作用,这种现象会造成电磁能量损耗,进而导致该类手性光光源的发光功率降低;而从光源装置使用材料的角度出发,该类装置所使用的钙钛矿材料对于工作环境非常敏感,当在类似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工作时,材料本身会发生分解和离子迁移,导致器件性能的下降。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