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头颅防移位的固定装置,涉及神经内科领域,包括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安装外板,且安装外板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连接杆,所述安装外板的内部安装有头部安放枕,且头部安放枕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连接杆的下表面安装有上固定夹爪,且上固定夹爪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下压抵触块。该神经内科介入手术头颅防移位的固定装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转动齿轮与啮合齿轮杆产生啮合运动,啮合齿轮杆带动牵引板沿着安装外板的侧面向下滑动,牵引板的向下滑动带动固定连接杆通过向下移动,固定连接杆向下带动上固定夹爪,上固定夹爪通过下压抵触块向下挤压复位弹簧,完成对于患者头部的大小调节过程。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收治关于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医护人员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大多数需要对患者的脑部进行手术,所以需要一类用于固定住患者头部的固定装置。
在目前市面上所存的多数装置夹具之间的间距多数是固定的,但是患者的头围并不一样,难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调节,在使用上较为不便,同时固定装置在移动时两边难以同步进行移动,设备整体不利于长期使用。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申请号:CN221866017U,申请日为2023-12-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头颅防移位的固定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安装有万向轮,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医疗床,且医疗床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调节组件,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和外部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限定组件,所述装置外壳和医疗床的内部设置有限定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夹具,移动环,连接杆和连接柱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在根据使用需求调节固定间距的目的,更好地匹配患者的头部大小和形态,对患者头颅进行更加准确的固定,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也有效防止患者在手术时无意识的乱动,便于手术的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效率。
现有技术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多数设备的调节设计过于复杂,对于需要面对伤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便利性不足,而且在进行上下直径调节的同时不能很好的联动起侧方的调节操作,可能会造成对患者脑部固定不稳定的后果,并且侧方固定方式较为僵硬不能很好的根据患者的头围进行调节。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