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黄泻心汤活性成分的脾靶向纳米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包括脾靶向细胞外泌体和含有三黄泻心汤活性成分的纳米组装体,所述含有三黄泻心汤活性成分的纳米组装体负载于脾靶向细胞外泌体;所述三黄泻心汤活性成分为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中药所对应的三个活性成分。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三黄泻心汤三种关键活性组分,通过化学自组装技术首次开发中药复方三种活性成分的无载体纯药物的纳米递送体系,为开发中药复方纳米制剂的新剂型提供支持,并对脾免疫功能失调介导的疾病具有较好的靶向治疗作用。
背景技术
三黄泻心汤为中医临床的经典方剂,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苦药组成,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目前,临床上以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2:1:1)为基础的“泻心汤”类方,在临床治疗各类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尤其是从三黄泻心汤提取分离得到的主要药效成分,受启发于三种中药本身的药效活性,大黄酸、小檗碱和黄芩素作为典型的活性成分,长期以来以其独特的药理活性也得到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某些活性分子溶解性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靶向性差、有毒副作用等问题仍限制了他们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药自组装纳米策略作为近年来纳米药物的热点之一,正在得到快速发展。中药的许多活性成分如氨基酸、糖、核苷碱基、甾体、三萜等具有自组装特性,允许它们通过各种非共价力形成纳米颗粒。目前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基于两组分的自组装纳米递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不仅解决了常规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低,还提高了两组分药效的协同治疗作用。但是,中药复方是中医在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的复杂体系。现有的两组分中药自组装纳米策略难以体现中药复方的多组分治疗优势和中医治疗内涵。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传统中药复方的关键三组分及以上组分的中药自组装纳米策略,为充分挖掘和阐释基于中药复方的新剂型和药效物质基础。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次级淋巴器官,广泛参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并拥有最高密度的抗原呈递细胞和B/T淋巴细胞,从而快速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可作免疫治疗策略的新靶标。尤其在机体免疫失衡下,脾脏来源的免疫细胞不仅能够被快速动员、增殖和释放,其还能被迅速招募到损伤组织,激活与加速损伤进程。针对脾脏免疫失衡介导的疾病,设计脾靶向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通过调控脾免疫系统以高效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公布号为CN110357877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三黄泻心汤活性组分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由三黄泻心汤中提取,主要包括黄连碱、黄芩苷、小檗碱、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成分。该专利提取的三黄泻心汤活性组分具有明显的阻断nNOS和PSD-95之间的偶联和抗脑卒中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成分清晰,低毒高效的抗脑卒中候选药物;该专利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MOFs材料和具有特异性吸附性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及分散固相萃取技术相结合(MIL@MIP-SPE),高效快速制备活性组分,避免了传统分离提取的非特异性和低效性,大大提高了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效率。但该专利并未涉及如何使用细胞外泌体包覆荷载上三黄泻心汤活性成分制备纳米组装体。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