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用于降低F式离心通风机入流畸变的集流器设计方法,具体为:建立原型集流器:原型集流器型线包括收缩段和扩散段,集流器收缩段的截面为直线,直线绕中心轴线旋转一周形成锥筒形;集流器收缩段后端与集流器扩散段采用曲线平滑连接;在原型集流器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三个参数建立改进后集流器的几何结构,其设计参数分别为:导流板进口位置,导流板出口角度,集流器喉部高度改变量。通过对集流器内流动的有效控制,降低了集流器出口截面的总压畸变指数,减少了集流器和蜗壳内的高强度旋涡结构,大幅度降低了集流器与蜗壳内的流动损失,实现了设计流量工况下离心通风机运行效率和全压的大幅度提升。
背景技术
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耗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10%。提升通风机效率、降低风机能耗,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受安装空间等的限制,离心通风机常采用带F式进风口,即进风口在其出口处发生90°转弯,造成通风机的入流畸变,该畸变入流使得风机内部流场变得更加复杂,进而造成很大的流动损失。因此,需要降低F式离心通风机入流畸变产生的流动损失,提高F式离心通风机运行效率。
集流器是离心通风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气体导向叶轮,集流器的几何形状、集流器与叶轮入口间隙型式及大小都对通风机的性能有影响。因此,针对F式离心通风机集流器提出新的设计方法,并展开优化设计以降低入流畸变带来的流动损失,是提高离心通风机效率的重要途经之一。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