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跨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构建多方计算跨链群组网络;步骤102,每个参与节点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及国密私钥的同态加密信息分发给其他节点;步骤103,对节点进行多方计算,获得公共公钥信息;步骤104,建立跨链账户;步骤105,当前在线节点数为m;步骤106,当源区块链上的同步节点监听到数据跨链请求后,将跨链数据广播至跨链群组网络;步骤107,当前m个节点分别对跨链数据进行认证签名,生成一个最终的跨链交易;步骤108,将交易广播至目标区块链网络;本发明的跨链方法对区块链的架构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兼容各种异构链之间的数据跨链。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最初用于支持比特币的加密货币系统。它的核心概念是将交易记录以区块的形式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的本质特性是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储,它可以在无需信任第三方的情况下实现可信的交易和信息传输。然而,当前的主流区块链网络(如比特币、以太坊)是相互独立的,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协议。这导致了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隔阂,无法实现跨链的交互和价值传输。
现有区块链网络的封闭性也是跨链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一。由于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网络的升级和改进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不会出现漏洞和安全隐患。这导致了不同区块链网络的协议和功能难以进行快速的升级和更新,限制了跨链技术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跨链技术应运而生。跨链技术旨在实现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上自由地传输和交换价值。跨链技术可以通过建立跨链协议和跨链桥来实现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的连接和交互。跨链协议定义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通信规则和协议,而跨链桥则是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价值传输的中间层。
现有技术中,两个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交互主要有中心化方式和去中心化方式。中心化的交易所就是一种常见的中心化跨链方式,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交易所容易产生内幕交易、数据造假和资金挪用等问题。所以去中心化的跨链数据交互更容易被用户认可,目前的跨链技术主要有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原子锁以及多方计算等,详细的跨链技术介绍不在本说明书范围。其中多方计算由于其对于异构区块链之间的兼容性较好,成为一种流行的跨链方式。
目前的多方计算跨链方案大多用了非国密的加密算法,在国内区块链项目中使用可能会产生下列问题:
一、非国密的加密算法的多方计算跨链方案在国内区块链项目中使用可能会产生安全风险;二、非国密的加密算法的多方计算跨链方案和以国密为加密体系的区块链之间会产生密钥账户的不兼容。
鉴于上述,在国内区块链信息安全需求下,需要一种使用国密算法技术实现的多方计算跨链方法。
实现思路